外包型鋼加固施工方案
來源:時間:2018-08-14 15:35:37文章作者:加固部
1.施工工序流程

2.施工要點
2.1基層處理:
分為混凝土面處理和鋼材粘結表面處理。
(1)混凝土表面處理:
將柱面混凝土不平整部位用人工鑿出大體平整,如有粉刷層,應先剝掉粉刷層。
用金剛片將混凝土表面混凝土打磨掉2~3mm,直至露出砼新基面。打磨要求平整。轉角部位應磨出小圓角,曲率半徑≥10mm。以上工序完成后再用脫脂棉蘸丙酮將打磨后的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凈,直至無粉塵。在設有錨栓的部位應在基層打磨前用電錘鉆孔,孔內亦應清洗干凈。
對于混凝土面打磨后,基層如出現孔洞、蜂窩麻面等現象,應事先采用環氧砂漿修補平整,修補后應注意養護。
2.1基層處理:
分為混凝土面處理和鋼材粘結表面處理。
(1)混凝土表面處理:
將柱面混凝土不平整部位用人工鑿出大體平整,如有粉刷層,應先剝掉粉刷層。
用金剛片將混凝土表面混凝土打磨掉2~3mm,直至露出砼新基面。打磨要求平整。轉角部位應磨出小圓角,曲率半徑≥10mm。以上工序完成后再用脫脂棉蘸丙酮將打磨后的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凈,直至無粉塵。在設有錨栓的部位應在基層打磨前用電錘鉆孔,孔內亦應清洗干凈。
對于混凝土面打磨后,基層如出現孔洞、蜂窩麻面等現象,應事先采用環氧砂漿修補平整,修補后應注意養護。


圖1.1表面打磨、修復
對于柱腳及柱頂部位,應先采用切割機將地面砼面層和瓷磚切割分離,再對砼面層進行破碎,并清理面層以下填充材料,直至樓板結構層。
(2)鋼材粘貼面粗糙處理:
將待粘貼表面用角磨機打磨除銹,然后將角鋼及鋼板內側均勻涂刷一層結構膠,并隨即噴砂干燥粗沙,待結構膠指觸干燥后防止干燥通風位置整齊堆放。
2.2鋼板或型鋼下料、制作:
根據圖紙要求,在加固混凝土面上按照圖紙要求用墨線彈出安裝的位置。對照施工圖紙結合現場實際尺寸,對鋼板或型鋼進行下料。下料過程中應注意:
(1)加固柱四周角鋼對接位置應相互錯開至少50cm,不得在同一水平位置,且對接接頭不得設在樓板穿洞位置。
(2)設置有錨栓的部位,應預先用臺鉆或磁鉆鉆孔,不宜采用氧割割孔。
將待粘貼表面用角磨機打磨除銹,然后將角鋼及鋼板內側均勻涂刷一層結構膠,并隨即噴砂干燥粗沙,待結構膠指觸干燥后防止干燥通風位置整齊堆放。
2.2鋼板或型鋼下料、制作:
根據圖紙要求,在加固混凝土面上按照圖紙要求用墨線彈出安裝的位置。對照施工圖紙結合現場實際尺寸,對鋼板或型鋼進行下料。下料過程中應注意:
(1)加固柱四周角鋼對接位置應相互錯開至少50cm,不得在同一水平位置,且對接接頭不得設在樓板穿洞位置。
(2)設置有錨栓的部位,應預先用臺鉆或磁鉆鉆孔,不宜采用氧割割孔。

圖1.2磁鉆鉆孔
(3)焊接采用E43焊條,鋼板接觸邊均為滿焊。
2.3綴板或角鋼安裝、焊接:
將下料成型的角鋼用夾具(或鐵絲)臨時固定在柱的四角,調整位置后,為防止安裝焊接過程中角鋼變形,先進行上、中、下部位綴板安裝焊接,以對角鋼定型,然后即可進行大面積的綴板安裝焊接。綴板與角鋼采用卡口平焊。
柱面與角鋼之間的間隙要控制在2~3mm之間,可在安裝時將鋼板或綴板與混凝土面之間插入短鐵絲,以控制間隙。
2.3綴板或角鋼安裝、焊接:
將下料成型的角鋼用夾具(或鐵絲)臨時固定在柱的四角,調整位置后,為防止安裝焊接過程中角鋼變形,先進行上、中、下部位綴板安裝焊接,以對角鋼定型,然后即可進行大面積的綴板安裝焊接。綴板與角鋼采用卡口平焊。
柱面與角鋼之間的間隙要控制在2~3mm之間,可在安裝時將鋼板或綴板與混凝土面之間插入短鐵絲,以控制間隙。


圖1.3角鋼、鋼綴板安裝
2.4密封:
用環氧砂漿將角鋼或扁鋼周圍封閉,在適當位置留出排氣孔,并在有利于灌漿處安裝灌漿咀。灌漿咀為直徑8~10mm軟質管,長度約為5~8cm,伸入角鋼或綴板內3~4cm。
每根角鋼均應設置灌漿咀,從下往上依次設置,設置間距為1~1.5m。
2.5灌漿結構膠調配:
灌漿材料采用改性環氧樹脂結構膠。調配時將改性環氧樹脂結構膠按改性環氧樹脂結構膠:固化劑=2:1(重量比)倒入干凈的容器中,沿同一方向攪拌均勻,只到色澤一致為止。
用環氧砂漿將角鋼或扁鋼周圍封閉,在適當位置留出排氣孔,并在有利于灌漿處安裝灌漿咀。灌漿咀為直徑8~10mm軟質管,長度約為5~8cm,伸入角鋼或綴板內3~4cm。
每根角鋼均應設置灌漿咀,從下往上依次設置,設置間距為1~1.5m。
2.5灌漿結構膠調配:
灌漿材料采用改性環氧樹脂結構膠。調配時將改性環氧樹脂結構膠按改性環氧樹脂結構膠:固化劑=2:1(重量比)倒入干凈的容器中,沿同一方向攪拌均勻,只到色澤一致為止。

圖1.4粘鋼膠調配
2.6灌漿:
待封口環氧砂漿干透后,通氣試壓,滿足要求后以0.2~0.3MPa壓力將配制好的結構膠倒入專用壓力罐從灌漿咀壓入綴板或角鋼與柱面之間的縫隙。
灌漿從柱最下端的灌漿咀①開始,當上一灌漿咀②勻速出漿后,停止加壓,及時對灌漿咀①進行封堵,再將灌漿管接灌漿咀②繼續灌漿,直至灌注到柱頂端最后一個灌漿咀勻速出漿為止。
待封口環氧砂漿干透后,通氣試壓,滿足要求后以0.2~0.3MPa壓力將配制好的結構膠倒入專用壓力罐從灌漿咀壓入綴板或角鋼與柱面之間的縫隙。
灌漿從柱最下端的灌漿咀①開始,當上一灌漿咀②勻速出漿后,停止加壓,及時對灌漿咀①進行封堵,再將灌漿管接灌漿咀②繼續灌漿,直至灌注到柱頂端最后一個灌漿咀勻速出漿為止。
2.7檢驗:
待結構膠固化后,用小錘敲擊角鋼及鋼板,若無空洞聲,表示灌漿密實。灌漿的密實度應大于95%,否則應在適當部位鉆孔補灌,直到滿足要求。
2.8扁鋼或角鋼表面處理:
先在鋼件表涂刷防火漆,后在鋼件表面外用砂漿層防護,或根據設計要求作防護層。
待結構膠固化后,用小錘敲擊角鋼及鋼板,若無空洞聲,表示灌漿密實。灌漿的密實度應大于95%,否則應在適當部位鉆孔補灌,直到滿足要求。
2.8扁鋼或角鋼表面處理:
先在鋼件表涂刷防火漆,后在鋼件表面外用砂漿層防護,或根據設計要求作防護層。
2.9注意事項:
(1)灌漿后不應再對扁鋼或角鋼進行錘擊、擾動。
(2)打磨后的柱表面無浮砂、灰塵且表面平整。
(3)鋼板或角鋼的焊接需滿足《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角鋼對接、角鋼與綴板之間的連接要求滿焊。
(1)灌漿后不應再對扁鋼或角鋼進行錘擊、擾動。
(2)打磨后的柱表面無浮砂、灰塵且表面平整。
(3)鋼板或角鋼的焊接需滿足《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角鋼對接、角鋼與綴板之間的連接要求滿焊。
3.質量保證措施
3.1嚴把材料質量關。進場材料必須經附件合格后方可使用;
3.2保持鋼板(型鋼)內側、砼表的清潔,防止二次污染;
3.3灌漿料的調膠注意好時間,調好膠應立即使用完,不得讓膠體硬化后使用,大約45分鐘內用完;灌漿材料的調配,由專業人員調配,不得隨意更換調膠人員和擅自更改配比。調配前,應檢查好膠質,膠質不得超過6個月,如膠質有問題不得使用,如無問題,先必須將每一包裝內膠進行攪拌均勻再進行調配;
3.4每個施工環節必須進行技術交底,且每一個工人必須是熟練工人;
3.2保持鋼板(型鋼)內側、砼表的清潔,防止二次污染;
3.3灌漿料的調膠注意好時間,調好膠應立即使用完,不得讓膠體硬化后使用,大約45分鐘內用完;灌漿材料的調配,由專業人員調配,不得隨意更換調膠人員和擅自更改配比。調配前,應檢查好膠質,膠質不得超過6個月,如膠質有問題不得使用,如無問題,先必須將每一包裝內膠進行攪拌均勻再進行調配;
3.4每個施工環節必須進行技術交底,且每一個工人必須是熟練工人;
上一篇:黏貼碳纖維加固施工方案
下一篇: 黏貼鋼板加固施工方案